徐长卿

归经:肝、胃经。

性味:辛,温。

注意:体弱者慎服。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1~3钱;入丸剂或浸酒。外用:捣敷或煎水洗。

功能主治:镇痛,止咳,利水消肿,活血解毒。治胃痛,牙痛,风湿疼痛,经期腹痛,慢性气管炎,腹水,水肿,痢疾,肠炎,跌打损伤,湿疹,荨麻疹,毒蛇咬伤。

1、用于风湿痹痛、腰痛、跌打损伤疼痛、脘腹痛、牙痛等各种痛症。徐长卿有较好的祛风止痛作用,广泛用于风湿、寒凝、气滞、血瘀所致的各种痛症。近年来也用于手术后疼痛及癌肿疼痛,有一定的止痛作用。可单味应用,或随证配伍有关的药物。

2、用于湿疹、风疹块、顽癣等皮肤病。本品有祛风止痒作用。可单用内服或煎汤外洗,亦可配伍苦参、地肤子、白鲜皮等清利湿热的药物。此外,本品还能解蛇毒,治毒蛇咬伤。可与半边莲同用内服或外用。

①《本经》:味辛,温。主蛊毒,疫疾,邪恶气,温疟,主注易亡走,啼哭,悲伤,恍惚。

②《别录》:益气。

③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浸酒,除风湿。

④《简易草药》:治跌打损伤,筋骨疼痛。

⑤《岭南采药录》:治小儿腹胀,青筋出现。又治癫狗咬伤。

⑥《中国药植志》:治一切痧症和肚痛,胃气痛,食积,霍乱。

⑦《南京民间药草》:苗,浸酒漱口,可治牙痛。

⑧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:通经活血。治红崩,白带。

⑨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益气,逐风,强腰藤,解蛇毒。

⑩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祛风止痛,解毒消肿,温经通络。治毒蛇咬伤,风湿骨痛,心胃气痛,跌打肿痛,带状疱疹,肝硬化腹水,月经不调,痛经。

⑾《吉林中草药》:利尿,强壮,镇静止痛,驱寒散瘀,解蛇毒,通络和血。治脚气,水肿,腹水,胀满,寒性腹痛。

复方:

①治恶庄心痛,闷绝欲死:鬼督邮一两(末),安息香一两(酒浸,细研,去滓,慢火煎成膏)。上药,以安息香煎和丸如梧桐子大。不计时候,以醋汤下十丸。(《圣惠方》)

②治腰痛,胃寒气痛,肝硬化腹水:徐长卿二至四钱。水煎服。(《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》)

③治腹胀:徐长卿三钱。酌加水煎成半碗,温服。(《吉林中草药》)

④治牙痛:徐长卿根(干)五钱。洗净,加水1500毫升,煎至500毫升;也可将其根制成粉剂。痛时服水剂90毫升,服时先用药液漱口1~2分钟再咽下;如服粉剂,每次五分至一钱,均每天二次。(《全晨选编·口腔疾病》)

⑤治风湿痛:徐长卿根八钱至一两,猪精肉四两,老酒二两。酌加水煎成半碗,饭前服,日二次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
⑥治经期腹痛:对叶莲根三钱,月月红二钱,川芎一钱。切细,泡酒四两,内服。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

⑦治痢疾,肠炎:痢止草一至二钱。水煎服,每天一剂。(《全展选编·传染病》)

⑧治精神分裂症(啼哭、悲伤、恍惚):徐长卿五钱。泡水当茶饮。(《吉林中草药》)

⑨治皮肤瘙痒:徐长卿适量。煎水洗。(《吉林中草药》)

⑩治带状疱疹,接触性皮炎,顽固性荨麻疹,牛皮癣:徐长卿二至四钱。水煎内服,并外洗患处。(《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楫》)

⑾治跌打肿痛,接骨:鲜徐长卿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(《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楫》)

⑿小便不通。用徐长卿(灸过)半两,茅根三分,木通、冬葵子各一两,滑石二两,槟榔一分,瞿麦穗半两。每服五钱,水煎,再加朴硝一钱,温服。此方名"徐长卿汤"。

⒀晕车晕船。用徐长卿、石长生、车前子、车下李根,等分捣碎,取半合装在袋子里悬衣带上。

别名:鬼督邮、石下长卿(《本经》),别仙踪(《本草图经》),料刁竹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钓鱼竿、逍遥竹、一枝箭(《简易草药》),英雄草、料吊(《本草求原》),土细辛、九头狮子草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竹叶细辛(《植物名汇》),铃柴胡(《植物学大辞典》),生竹(《岭南采药录》),一枝香、牙蛀消、线香草(《中国药植志》),小对叶草、对月草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,天竹、溪柳、蛇草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瑶山竹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),黑薇、蜈蚣草、铜锣草(《东北药植志》),山刁竹、蛇利草、药王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

出处:《本经》

来源:为萝藦科植物徐长卿的根及根茎或带根全草。夏季连根掘起,洗净,晒干。

生境分布:野生于山坡或路旁。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。产于江苏、河北、湖南、安徽、贵州、广西及东北等地。

性状:

①干燥的全草,茎呈细圆柱状,表面灰绿色,基部略带淡紫色,具细纵条纹。质稍脆,折断面纤维性。叶纸质,灰绿色,往往纵向卷折,主脉下面突出,呈淡黄色,茎下部的叶多脱落。

②干燥根茎短而弯曲,长0.5~3.5厘米,深黄褐色,表面具疣状突起的根痕,有时有线状环节。根细长,多数而丛生,直径约1毫米,表面深灰褐色。质脆易断,断面较平,粉质。气香,味微辛。

炮制:拣净杂草,洗净,润透,切成长1.5厘米段,晒干。

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

上一条:鸡血藤     下一条:元胡(延胡索)